美章网 资料文库 产科护理论文范文

产科护理论文范文

产科护理论文

产科护理论文范文第1篇

1.1护理人员标识所有产科护士上班时统一穿护士服,胸前佩戴有个人姓名、工号、照片的胸卡,在产科病区病房门旁边悬挂责任护士的姓名牌,方便患者尽快熟悉责任护士。

1.2区域标识对产科的护士站、办公室、产房、治疗观察室、检查室等区域进行规范化标识管理。根据产科护理工作的特点与药物、医疗仪器的使用次数和摆放规范,产科配备的监护仪、呼吸机、除颤仪等进行规范化标识,在仪器上挂上使用操作示意图、负责人、维修方式等。同时进行统一科学合理的布局,各个区域的抽屉、柜子均采用适宜的防水胶贴进行标识。

1.3管道标识

主要对尿管、留置针、腹腔引流管等管道进行标识,采用一次性粘贴胶带进行标识,标签上面填写好病人姓名、置管时间、管道名称,在患者床头粘贴有关维护管道通畅的提醒标识。

1.4药物标识对氯化钾注射液、硫酸镁注射液、高浓度氯化钠注射液等药物进行规范化标识,同时分类进行摆放。

2结果

通过开展产科护理标识规范化管理后,没有患者发生因身份或管道识别的风险事件,没有患者跌倒与坠床。产科护理标识规范化管理前后液体滴速准确性与患者满意度对比。

3讨论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身体健康越来越关注,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也不断增强,进而对护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产科护理工作繁忙,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大,规范化的产科护理标识可以对护士起到良好的提示、警示作用,可以减少护理差错,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从患者的角度来说,护理标识对患者起到一定警示作用,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服务的满意度。借助各种类型的产科护理标识为孕妇及家属提供了全方面的优质护理服务,减少了护患矛盾和纠纷,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服务的满意度。

护理标识可以提醒护士按照规定完成每项护理工作,可以减少护理工作安全隐患,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和水平。针对不同情况设计适宜的护理标识,例如:临床静脉输液护理过程中容易发生液体渗漏现象,应设计预防漏液的护理标识。经过此类颜色鲜明、图文并茂的护理标识,可以摆放至患者床头及其他醒目位置,提醒护士与患者及家属,同时可以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

产科护理标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提高了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减少了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悬挂预防患者坠床、跌倒的标识,可以提高患者自我保护意识,提醒患者以免跌倒、坠床。护士在输血时,应注意观察患者佩戴的标识上面标注的血型,以便用确保输液安全。我科在产科不同区域分别应用适宜的护理标识,其中包括患者身份识别、管道标识、护理人员标识、药物标识等,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得到大多数护理人员、患者及家属的好评。在使用护理标识时,应注意观察护理标识是否有字迹不清、破损等现象,一旦发现问题,及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护理标识材质应根据不同情况进行选取,颜色要清晰,方便患者和护理人员辨认,字迹应规范清晰,标识内容应简单易懂,标识模糊和脱落时,应及时更换新的标识。

产科护理论文范文第2篇

观察组护理质量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优质护理模式

2.1提高护士优质护理服务的意识组织护士学习优质护理服务内容,转变服务思想,加强对护理礼仪、人性化管理服务、健康知识等体检服务的配套培训,树立“以产妇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转变服务意识,从“产妇要我服务”到“我要为产妇服务”[1]。

2.2改善产科住院环境为产妇提供温馨的病房氛围,病室放置鲜花,消除异味,可播放轻柔、舒缓的音乐,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病房及病房走廊内张贴关于新生儿沐浴、抚触、自然分娩优势、母乳喂养方法等相关宣传图片,变为产妇自行学习围产期的保健知识。病房内添设乳房按摩仪、产后足浴盆、微波炉、温奶器等基础设备,为产妇产后快速康复和新生儿护理提供人性化护理基础。

2.3组织政策健全产科规章制度,规定产房的助产士实行弹性排班,根据病房住院产妇人次,对护理资源进行合理安排,要求助产士必须服从安排,听从指挥,随叫随到,在有需要的情况下可在15~30min之内达到产妇身边。产妇分娩时可让产妇自由选择一名熟悉的护士进行陪伴分娩,分娩过程中由该名护士对产妇进行心理上的支持、精神上的安慰和技术上的指导,如指导产妇如何呼吸、用力和在宫缩间歇休息等。安排高年资护士负责病情复杂产妇护理,并对低年资护士进行指导。开展床边护理及开放式婴儿护理服务,后组织护理骨干建立护理质量控制小组,遵循PDCA原理,实现护理质量的可持续性改进[2]。

2.4加强围产期健康教育产前向产妇讲授围产期的健康知识,讲解分娩时护理配合、药物知识的基本情况、分娩注意事项及技巧,指导产妇分娩时所采取的体位、呼吸方法等,使其有心理准备,解除思想顾虑,增加应对能力。产后开展床旁护理,讲解产妇自身健康保健方面知识,包括产后恶露、排泄、伤口、乳房的清洁护理、营养指导、会阴部护理、产后性生活指导及避孕方法,排泄、休息知识的指导,功能锻炼的方法等,告知其不要过度避风和过度保暖,勤换内衣、内裤及洗手的重要性,增加产妇的自我保健能力。教会产妇产后康复操的做法,鼓励其早期下床活动。开展婴儿开放式护理,婴儿沐浴、游泳、抚触均在床边完成,适时指导产妇及家属婴儿护理知识。

3讨论

产科护理论文范文第3篇

1.1管理因素:基层医院对护理人员培训机制不完善,对护理质量管理不够严格,造成整个护理工作不能有效实施到位。另外,产科护理工作较繁重,容易造成护理人员劳累,导致一些失误情况的发生。

1.2护理人员因素:在实施产科护理时工作责任心不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观察病情不仔细,病情记录不详细,母婴出现异常先兆或产程停滞等不能及时发现处理等。助产士业务技术不够熟练,缺乏对某些症状的认识和预见而延误诊治,如对巨大儿的分娩估计不足导致滞产;对会阴保护不当致会阴裂伤;产钳助产造成产伤并发症等。部分护理人员护理文件书写不够及时、规范,工作时服务态度冷漠生硬,与产妇及家属不能及时有效的沟通,导致纠纷的发生。

1.3产妇及家属因素:产妇在分娩期间,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很大改变,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和情绪上的波动,严重时出现生理疾病,一些孕妇及家属不了解可能产生的并发症,这为护理埋下不安全隐患。妊娠和分娩虽然是正常的生理过程,但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具有不可预知的风险。

1.4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医院的环境和使用的设备及其他相关因素,常见有病房地面湿滑、空气质量以及设备消毒等,这些均可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2防范措施

2.1完善各项护理管理制度:加强护理风险防范,确保护理安全。加强法律知识和各项规章制度的学习。定期对妇产科相关操作规程进行审核,发现问题的制度及时修订,结合临床实践工作经验,修补安全制度漏洞和不足的地方,加强护理人员交接班查房等制度的落实,从制度上规范护理工作,从根本上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2.2加强业务学习和技能培训,提高护理质量:操作中严格“三查七对”等规章制度,对新护士、低年资助产士认真“传帮带”,组织人员定期行产科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整个护理工作水平。加强工作人员责任心的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避免护理缺陷的情况发生。

2.3加强护患沟通:护理人员要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主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主动提供咨询和指导,以优质的服务满足产妇的各种需求。

产科护理论文范文第4篇

1.1缺乏真实性护理记录作为病历的重要信息载体,其真实性影响举证效应。检查中发现一般护理记录存在记录内容简单、千篇一律,缺乏重点突出、因人而异;更有漏记、错记;还有重抄记录“代签名”问题,如在同一份病历中连续几个班次记录笔迹相同,不同姓名的记录护士签名出自同一笔迹。

1.2缺乏完整性抢救时临时医嘱多,护士补记操作时,易出现漏记等现象,导致抢救记录内容不全。另外,出院病历首页漏字、缺项;执行医嘱或采取护理措施后未及时签时间、漏签名,记录内容缺失或缺乏连续性。如新生儿生理黄疸只记录了观察开始时间,之后3天内未记录观察情况;奶胀症状只记录了发生时间与处理措施,却看不到连续观察的记录及效果描述;“吸氧”大多这样描述:“于几时几分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至于给氧量、观察效果及时间都不能从记录中得到完整体现;上述现象影响病历的完整性,使病历“举证”作用和可信度、可利用价值降低。

1.3缺乏准确性护理记录的准确性要求护理记录的内容能够符合患者诊疗护理的实际过程,避免记录过于简单,字迹不清或涂改;如病情变化时间、报告医师时间、医师到场时间、现场抢救开始时间、会诊时间、会诊人员到场时间,倘若记录不明确,不能精确到“分”,或者疏漏、前后不一致,极易发生纠纷;尤其是病情变化时间和现场抢救时间,因护士忙于抢救操作,往往不能和患者家属沟通达成共识,“时间”常常成为争议的焦点之一。

2过程控制管理策略

过程控制管理是自觉的、主动的管理过程。过程管理通过对质量控制过程的信息反馈,及时纠正错误和偏差,采取有效措施,做到防微杜渐。

2.1强化评价监督,建立质控网络建立科室质量控制网络和评价监督体系,充分发挥网络的管理效能。最关键的层面是基层护士,其次来自于护理骨干即质量控制监督员(简称质控员),护士长负责日常工作评价和督促体系运转;制定规范护理书写记录的作业指导及评价标准,组织学习并讨论达成共识后,即启动评价监督体系;如护士以《护理病历书写标准》为基础进行书写与自行评价,在各个环节、部位、时段中自查;质控员在分责范围内与护士互查,并对出院病历移交前进行检查;护士长每日抽查当日出院病历和住院病历(不同护理级别、不同病种各3~5份),每日晚交接时与相关责任人进行沟通;当沟通使相关责任人意识到缺陷发生原因并“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时,自觉纠正记录并签名,次日晨会公示缺陷原因,以警示其他人员不再发生同类缺陷;质控网络和日评价监督体系的建立,将以往终末控制改为“过程控制”,达到了实际意义上降低和控制风险之目的。

2.2树立证据意识,加强法制教育在法制社会,医疗护理活动已不单是纯业务活动,而是一种法律授权的活动。最高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4条第8款规定: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不存在过错及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2],让护士在实践中学法、懂法、用法,从而使护士能自觉规范书写护理文书为上策。

产科护理论文范文第5篇

1.1细化培训内容随着优质护理的不断深入开展,加之临床又补充了一些年轻的护理人员,他们各方面知识及实际操作经验不足,所以管理者要采取分层次培训的方法,按入科年限、职称、工作能力,将培训内容细化,以提高学习培训的效果,使其能尽快掌握基本的护理知识,融入到工作中。

1.2细化应急状态管理完善产科急危重症抢救预案,成立产科急救护理小组,并制定其职责,对急救物品实行专人管理,做到四定(定数量、定位置、定期检查维修、定期消毒灭菌),确保各种物品完好和充足,时刻处于应急状态。

1.3定期召开院患分析会了解患者对护理工作的需求、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的建议,从而调整各项护理工作,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

2细节管理在制度上的体现

2.1细化规章制度及护理工作流程,为护理质量目标提供了明确的方向产科患者周转快,护理工作涉及产妇及新生儿,工作量大而繁琐,容易造成工作忙乱,管理者应不断完善细化护理工作关键环节流程。如:入院、出院流程、查对流程、病房与产房、手术室交接流程、护士交接班流程、医务人员与产妇家属进行新生儿交接流程等。2.2细化各班岗位职责使护理人员工作时有章可循,人尽其责护理工作环环相扣,每个细小的环节都做到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确保护理安全。

3细节管理在护理质量控制上的体现

3.1细化护理质量评价标准标准是质量管理的基础,也是质量控制的依据,产科具有专业技术要求高、技术操作项目多的特点,管理者要结合科室的实际,细化分级护理质量、健康教育质量、护理病历书写质量、基础及专科护理技术操作评价、患者满意度等质量评价标准,使护理人员工作时有据可依,行为得到规范,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3.2细节环节质量监控产科护理风险高,环节多,管理者要针对产科的特殊性,围绕整个产程严格执行“五查房”,加强对高危护理人员、高危患者、高危时段的环节质量控制,特别针对接诊、交接、查对、记录、转运、产程观察等关键点进行重点监控,确保护理工作及时、有效、安全。

4细节管理在科室护理各项服务工作上的体现

4.1重视细节服务,传递人文关怀,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随着医疗市场的不断发展,患者对医疗服务有了更高要求,管理要以“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为切入点,提高护理队伍的能动性,建立主动服务意识,从入院开始就向患者详细的介绍,以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基础,并注意有效保护孕产妇的隐私,操作过程动作轻柔,特别针对孕产妇分娩过程中出现的紧张、焦虑等心理要给与及时的疏导及耐心的指导,让产妇及家属体会到护理人员的关爱,增进对医护人员的理解和信任,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

4.2提倡人性化管理,提高护理队伍的凝聚力产科护理工作是脑力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工作,护理工作劳动强度高,精神压力大,管理者要有效地实施人性化管理,营造“尊重护士、爱护护士”的良好文化氛围,从而提高护理队伍凝聚力,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4.3关心体贴护士,做护士的知心朋友产科护士常常承担超负荷的工作,容易引起急躁、焦虑等情绪,管理者应及时了解护士的心理状态和生活情况,关心护士的身心需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不良情绪和变化,适时进行感情交流,在科室营造“团结、进取、友爱”的氛围,护士在被尊重、被理解的环境下投入工作,能感染周围的患者和家属,从而有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及患者满意度,使患者得到高质量的护理。

4.4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根据护理人员的特点、能力进行合理搭配,合理安排班次,做到知人善用,人尽其职,发挥每名护士的最大作用。

产科护理论文范文第6篇

1.1病例实践①每位护士每月挑选一份亲身经历的病例进行护理分析,并将过程按护理查房的形式成文,内容包括:病例介绍(一般资料、入院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心理社会方面、住院过程)、疾病相关知识介绍(包括文献)、护理问题及预期目标、护理措施、评价效果和总结,每月20号之前交给带教老师。②带教老师结合病例病情进行批阅修改、当面讲解指正后交回护士。每位护士确定自己的问题所在,根据带教老师批阅意见重新整理分析,修改后于每月25号之前完成并上交带教老师。③带教老师在晨会、床边交班、护理查房工作中结合病例进行不定期提问,以促进和提高病例分析质量。

1.2质量考核每月底由护理质量思维实践培训带教小组负责考核。根据学习态度、病例的难易程度、病例介绍规范性、病例思维分析能力、病例临床护理质量等五个方面综合评分,满分100分。

1.3评价方法评分等级:优(≧90分)、良(70~89分)、合格(60~69分)、不合格(<60分)。连续6个月为一轮,每人6份病例分析中有3份病例质量考核优秀且无不合格者则通过培训,未达标者进入第二轮,直至成绩达标后方可结束培训。经过二轮仍未达标者并入下年度的培训。

2结果

第一轮培训参加人数36人,6个月后有15人通过培训,通过率41.67%。剩下21人进入第二轮培训,第二轮中21人全部通过培训,通过率100%。月质量考核结果见表1。

3讨论

低年资护士一般是指从医学院校毕业后在医院工作5年以下的护士[1]。研究表明,工作年限短、职称低的护士工作中更易发生护理不良事件[2]。近几年针对低年资护士的在职培训内容与方式不断丰富与扩展,然而目前大多医院针对低年资护士的在职培训仍缺乏科学、有效的规划与效果评价[3],采用的培训模式缺乏深入与临床脱节使在职培训往往流于形式。卫生部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将注重护理人员评判性思维培养作为下一个五年计划的重要改革目标。因此,对低年资护士进行思维实践能力的培训,使她们在临床工作中具有较好的评判性思维能力[4]。

本次研究将案例式教学中的病例分析教学方法加以改进后用于产科低年资护士的培训,创立了以临床病例分析结合护理查房为中心的思维实践培训模式,效果良好。该模式让学习者针对临床工作中亲身经历的病种运用评判性思维,采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收集资料,评判性地检查和分析资料,找出护理问题,确定护理目标,落实护理措施,然后进行评价效果。国内其他研究也证明,这种培训方法针对重点和难点设定问题,指导学习者查阅相关资料,让学习者在搜索答案的过程中了解相关知识,同时锻炼学习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可明显改善护士的思维能力,提高专业水平,提升护理质量。思维实践培训模式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①护士必须先对病情进行整体评估,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了解病人的整体情况,对病情动态观察,提出护理问题,制定护理措施和目标。通过完整的护理程序才能有利于培养护士正确的临床思维分析能力。

②病例分析时,要求护士进行疾病相关知识最新文献的查询。护文献查询不仅是一种工具,在帮助护士选择文献、吸取信息方面大显身手,而且作为一种知识和方法,它还具有思维结构的逻辑特点,对于扩展护士的知识结构也有着重要意义[6]。③培训中要求带教老师结合真实病例特点,及时找出护理中存在缺陷、漏洞,当面给予指正,这样有利于学习者及时纠正问题所在,提升培训效果。④思维实践培训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积累的过程。所以培训过程中,要求护士根据自己的能力挑选病例,可从简单到复杂,从妊娠合并一种疾病到多种疾病逐步过渡到危重症、疑难病。⑤培训周期应合理设定,并严格考核。一般要求培训时间至少在6个月以上。这就说明只有经过一定的工作时间与知识积累后,护士才具备了良好的判断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只有循序渐进的培训才能达到预期效果。本次研究第一轮培训后合格率为41.67%,经第二轮培训后,全员合格率为100%,也证实了这一观点。

产科护理论文范文第7篇

1.1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护理,即在产妇入院后按常规指导其完成相关辅助检查,耐心向产妇介绍住院环境及主治医生、主管护士,向产妇讲解分娩有关知识,告知产妇及家属医院的相关制度及住院期间的注意事项等。研究组实施风险管理护理:①成立风险管理小组:经护理部同意后成立风险管理小组,护士长担任组长,产房和病区各选择1名年资较高的护理人员为副组长。②寻找风险因素:小组所有成员共同对以往的风险事件进行分析,寻找护理风险因素,主要包括:针对产科住院患者特点的风险管理措施缺乏;夜间值班护士少,对产房和病房不能同时兼顾;产房忙时工作环节的疏漏;母婴同室,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监护不到位;护理记录与医嘱不符;护理人员用语不规范,未能和产妇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护理人员缺乏法律意识等。③制定风险管理措施并实施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风险和法律知识教育,如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护法》、《护士职责》等,树立其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定期举办降低护理风险知识的讲座,并结合临床案例共同进行讨论,总结经验;定期召开护理安全分析会议,查找影响护理安全隐患;严格实行告知风险义务,让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在进行护理操作之前,向产妇解释操作的目的和意义,并告知风险因素,取得产妇和家属的配合及谅解;指导产妇及家属统一进行物品的摆放,将热水瓶、锐器放在远离新生儿较远的地方,防止烫伤等意外的发生;注意保持新生儿呼吸道的通畅,防止衣物、痰液等阻塞呼吸道;为新生儿及产妇系腕带;每日对产妇的有关情况进行评估,并尽量满足其要求,以减轻患者思想负担,维持乐观的状态;严密观察产程进展及胎心的变化,发现异常时及时告知医生;协助产妇进行下床活动;做好产妇乳房的护理,指导其行母乳喂养;做好新生儿脐部、口腔、眼部的护理;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交接班制度;严格遵医嘱用药,并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保持病室及病区的安静、清洁,定期继续拧消毒;加强对护理人员业务水平的培训,鼓励其进行继续教育,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培养护理人员与产妇沟通的能力;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按制度办事,以保障各项护理措施及制度顺利实施且准确得到落实;合理排班及安排配置人员,如以老带新;交接班时对高危人群及病房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重点交接,使医护人员做到心里有数,以便重点进行观察。

1.2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观察指标为护理投诉、护理纠纷、护理差错的发生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采用统一自制问卷进行调查,满分100分,得分越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越高。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投诉、护理纠纷及护理差错事件发生两组护理投诉、护理纠纷及护理差错事件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护理满意度两组护理满意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产科是一个高风险性的科室,具有急诊多、夜诊多、出诊多、病情进展快、且护理服务对象周转频繁的特点,护理工作稍不到位即可造成投诉、纠纷等事件的发生。但产科的护理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当护理人员预测可能发生风险事件时及时的作出反应,做到预防在先,抢救时从容应对,为患者赢得抢救时间。风险管理实施的核心内容就是利用制度进行防范、约束各项操作工作,以达到对风险事件进行预防的目的。

2013年4月~2014年3月在本院产科开展风险管理,首先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及时查找风险因素,并执行相应的预防措施:首先对护理人员进行风险知识和法律知识的培训,较好的使护理人员形成了风险预防理念和意识,从而对风险因素和危险环节进行有效的控制,以规避风险事件的发生;其次针对产妇和家属积极的进行风险告知义务,既保护了其的知晓同意权,又取了其对风险预防工作的配合;且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针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操作,既有效的保证了母婴的安全,又拉近了护患之间的距离,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是保证护理工作顺利实施和患者获得优质服务的基础,也是控制风险事件发生的重要环节,故积极加强对护理人员业务水平的培训,鼓励护理人员继续进行深造;并制定严格的规章管理制度及合理的安排护理人员上班、值班,从多个层面共同防止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与2012年4月~2013年3月实行常规管理的阶段相比较,2013年4月~2014年3月实行风险管理阶段的护理投诉事件、护理差错事件、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率都有明显下降(P<0.01),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有明显提升(P<0.01)。

产科护理论文范文第8篇

1.1评价指标:出科前对两组学生进行操作技能考核,产房考核包括会阴冲洗、胎心音听诊,产科病区考核包括四步触诊、婴儿沐浴。每项操作满分按技能考核标准100分计算。在产科实习结束时让学生按实习效果自我评价表进行评价,内容包括完成实习计划、实习目标是否明确、教学方法是否可行、学习主动性、护患沟通、健康指导能力等方面。

1.2统计学方法:收集的资料数据输入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统计检验水准为α=0.05。

2结果

2.1两组出科专科操作技能考核结果比较:观察组4项操作考核得分均高于对照组。

2.2两组教学方法效果自我评价比较:观察组在学习目标明确、教学方法可行、学习主动性提高、产时指导能力增强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3讨论

3.1助产路径应用于产科教学,有利于护理本科生产科专科护理技能的提高:临床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教学过程。临床路径教学法为临床护理教学制定了统一规范的流程,保障了教学内容的完整性,避免了传统教学法的随意性,使临床护理教育更规范化和科学化[2-3]。由于产房工作紧张、繁忙,实习生难以很快进入工作角色,对产房专科护理技能难以掌握。为此,通过应用临床路径教学,根据路径表进行教学,使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标准化、规范化。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应用助产路径对产妇整个产程进行观察护理,使学生对分娩产程观察管理有整体观,避免了知识点的重复和遗漏,从而规范了产房教学流程,提高了教学效率。两组教学方法的学生出科专科技能考核成绩比较,观察组胎心音听诊、会阴冲洗、四步触诊、婴儿沐浴4个操作项目的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对准确地判断胎心音听诊的区域有较好的了解;四步触诊中基本能学会判断胎背、胎肢、胎头位置及入盆情况。由于产房教学严格按照路径流程规定的要求,虽实习时间较短,但教学过程直观、规范,保证了分娩全过程的观察护理,增强了教学的系统性,确保教学的质量,能够满足学生较好地学到基本技能的要求。并且在分娩各产程中,助产路径预设了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及分娩配合技能的训练,在带教老师与产妇及其家属充满人性化的沟通过程中,学生学到了与产妇及其家属有效的沟通技巧;在老师指导产妇呼吸训练及减痛技巧中,使学生学到了书本上难以理解的临床实践技能。而这种充满温馨、和谐、专业的氛围,也为学生今后的工作充满人文关怀奠定了基础。

3.2定量、定性相结合使实习目标明确,提高了教学效果:以产科常见的专科实践核心技能为主,设立实习生操作技能量化学习表,使学习内容及目标要求明确,带教及学习有重点及针对性,提升带教及学习的双重效果[4]。观察组在产房实习时,由于按照助产路径教学,常见的专科技能按定量完成,学生在产房实习时间虽短,但从孕妇入产房待产、分娩到产后整个过程需观察护理5例。观察组33人中,85%完成了5例计划,9%完成了4例,6%完成了3例。对未完成5例的学生,要求其学习单项的护理技能。因此,学生熟悉助产士工作流程,对产房基本专科技能,如听胎心、观察宫缩、会阴冲洗、产程图应用、新生儿早吸吮等基本掌握,而对产房某些专科技能,如接生、会阴侧切缝合等较难的技能则需较长时间才能熟悉和掌握。在产科病区,由于采用定量要求,观察组对常见的母婴护理技能掌握程度明显较对照组好,四步触诊、婴儿沐浴等出科考核成绩明显比对照组高。而高危母婴如前置胎盘、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早产儿、新生儿卡介苗接种等护理列为了解项目,使学生既掌握常见操作,又初步了解高危母婴护理常规,顺利完成实习任务。在学生产科实习结束时,对产科总体实习效果自我评价显示,观察组的教学示范方法可行,制定的学习目标明确,能使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同时,观察组在助产路径应用过程中,根据分娩不同时段设置不同的分娩技巧健康指导,并全过程跟从老师对产程观察护理,因此在对产妇不断进行健康教育指导中,产时健康指导能力增强,学会与产妇良好的沟通,从而提高了学生在产科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使其顺利完成实习目标。

友情链接